以創新促進發展
創新有助于我們提高客戶的生活質量。通過推動創新、開發新興市場和促進服務質量來發展企業,就要了解我們的客戶、充分發揮現有能力,并以新穎和創新的方式實現良好的效果。
我們致力于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和流程,并希望能夠持續為客戶、員工和所處的社區創造更多價值。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看作是企業發展與創新的催化劑。英格索蘭的節能和可持續性中心(CEES)為公司提供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產品監管和有效的支持活動,以幫助解決影響能源、食品和水資源的全球性問題。
創新大事記:
2012年的創新收益總額約為33億美元。創新帶來的收益與之前相比幾乎翻了一番(創新收益是指過去三年中推出的新產品所創造的全部收益)。
2012年,我們在捷克共和國新建了一個實驗室,并拓展了在中國的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在節能產品領域的研發實力。這些實驗室專職從事研究、開發和測試。在這些實驗室的幫助下,我們能夠加快產品的上市周期,并對客戶的需求做出更迅速的反應,從而通過本土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歐洲和亞洲市場的需求。
亞太區工程技術中心
英格索蘭非常重視新興市場的開發,在全球新興市場設有三大工程技術中心,分別位于中國、印度和捷克。三大工程技術中心的戰略規劃各有側重,位于中國(上海和太倉)的亞太工程技術中心側重于空調系統技術,印度(Bangalore & Chennai)工程技術中心的優勢是工業技術,而位于捷克布拉格的工程技術中心則更注重于運輸制冷技術,每個技術中心都對全球相關業務提供支持。同時,每個區域的技術中心也正在逐步整合各塊業務的技術團隊,以更好地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形勢,更高效地支持區域業務發展。
在亞太區,我們的工程技術團隊約700人,其中400余人來自亞太區工程技術中心,另有約300名工程師扎根在特靈空調系統及冷王空調、冷藏運輸,空壓機,工具,流體及物料搬運,高爾夫球車等業務部門,專注于各自業務的技術支持。亞太區的工程技術中心于2003年成立,團隊以每年15%-20%的速度快速發展,并在太倉建立起國際一流的實驗室。亞太工程技術中心擁有一大批制相關專業的優秀工程師,他們具有獨立研發各類產品的能力,為全球及亞太區研發設計所需產品。近年來,出自該中心的產品已服務于亞太區及全球其他地區客戶,受到廣泛好評。
工程技術中心除了負責產品設計與研發、實驗與驗證,同時也提供生產技術支持和現場支持。2012年,亞太區工程技術團隊實現了全世界最高效的中央空調離心機組的本土化,進一步完善了太倉工廠的離心空調機組生產線。這個項目的完成意味著太倉工廠生產的離心冷水機組可以覆蓋整個亞洲市場的需求,同時有效改善了國內客戶的交貨期問題,提升了產品的成本優勢,并通過技術產品的改造更好地滿足區域客戶的需求。
亞太區工程技術團隊致力于將全球領先的技術應用到中國,同時開發本土技術以滿足區域客戶的需求。
我們的技術與創新
英格索蘭中國的業務從2014至2018年預計將要翻一番。新產品和新的解決方案對中國地區的業務增長非常關鍵。工程技術團隊通過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導入、本土化、價值分析和價值工程等項目,以及在可靠性和質量方面的改善實現對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的創新。
2011年,我們成功設計投放了SIRC V系列空壓機。這款空壓機是工業技術中國區團隊根據20年來對于中國市場和客戶需求的了解,自行研發的,目前已成功投放市場。SIRC V系列空壓機擁有21項專利,其中1項外觀專利,7項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
我們的技術研發團隊還致力于新技術和新能源的前沿研究。目前,特靈空調正在與中國國家環保部和行業協會合作立項,研發新型冷媒,該冷媒不但對臭氧層毫無影響,同時對溫室效應的緩解也有較大益處,此項研究成果對中國制冷行業的更新換代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此外,我們也十分關注新能源的研發和應用。眾所周知,新能源產品的初期采購成本較高,但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成本則更低,因此新能源的應用將成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們的技術研發團隊正致力于對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新能源應用的前期研究,并與市場團隊緊密合作,密切關注新能源產品的市場反應和動態發展。
在對外技術交流方面,我們的亞太工程技術中心與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國內多所大學都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關系,并設有制冷專業博士后流動站。
憑借一系列創新投入和行動舉措,2013年,英格索蘭的創新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148億美元的23%;在2008年,此占比僅為13%(創新收入的定義是于過去三年內研發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所產生的收入)。目前,公司也正在推行一個通用的創新流程,旨在通過持續地創造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來確保該創新指數維持在25%左右。